可燃氣體探測器基于氣體分子與半導體材料表面的化學反應。特定氣體吸附后會改變材料的電阻特性,且不同濃度對應不同的電阻值偏移量,以此實現對目標氣體的識別和測量;通過加熱至約500℃的小型催化劑珠子實現檢測。當環境中的可燃氣體與之接觸時發生無焰氧化反應,釋放熱量導致溫度上升,進而引起電阻值變化。這種電阻變化可被轉化為電信號,用于量化氣體濃度。
可燃氣體探測器優點:
1.實時監測與快速響應:設備可24小時不間斷工作,數據采集頻率達每分鐘一次,確保及時發現泄漏隱患。這對于預防火災、爆炸等事故至關重要,尤其在高風險場所如石油、化工等行業中表現突出;
2.高精度定位能力:通過網格化部署和信號強度分析,可將泄漏點定位在10米范圍內,提升搶修效率。這種準確定位功能有助于迅速采取措施,降低事故擴大的風險;
3.智能預警系統:建立多級報警閾值,結合歷史數據和環境參數,可實現提前預警。管理人員可根據實際需求設置不同級別的警報,以便在危險發生前采取相應措施;
4.遠程監控與管理便捷性:整合GIS地圖、設備狀態、報警信息等功能的遠程監控平臺,支持PC端和移動端訪問。這使得管理人員能夠隨時隨地掌握管網安全狀況,及時調度資源進行處理;
5.抗干擾能力強與穩定性高:壽命長、精度高、量程廣、免校準、免維護等特點,有效杜絕誤報警情況的出現。即使在復雜工業環境中,也能保持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可燃氣體探測器的測定步驟:
1.準備工作
-選擇標準氣體:挑選與探測器所檢測氣體相同的標準氣體,例如若檢測甲烷,則選用甲烷作為標準氣體。將該標準氣體充入標準氣瓶中,并準確記錄其濃度和有效期等信息。
-檢查設備狀態:確保可燃氣體探測器外觀無損壞、各部件連接正常,電源充足或供電穩定(如果是電池供電的設備),傳感器清潔且未被污染。同時,準備好相關的輔助工具,如流量計(用于控制氣體流量)、密封容器等。
2.零點校準(歸零操作)
-置于清潔環境中:把探測器放置在沒有可燃氣體存在的清潔空氣中,打開儀器電源,讓其預熱一段時間,使儀器達到穩定的工作狀態。不同的探測器預熱時間可能不同,一般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
-設置零點:在確認儀器穩定后,通過操作界面或按鍵將當前讀數設置為“零”,即完成零點校準。這一步是為了消除背景干擾和其他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保證后續測量的準確性。
3.標定操作
-引入標準氣體:使用合適的裝置以一定的流量向探測器通入已知濃度的標準氣體。注意控制氣體的流量要符合探測器的要求,通常可以使用流量計來準確調節。
-讀取并記錄數據:當探測器接觸到標準氣體后,會顯示出相應的濃度值。等待讀數穩定下來,然后記錄下此時探測器顯示的濃度數值以及實際通入的標準氣體濃度。
-調整參數(如有需要):根據記錄的數據,對比實際通入的標準氣體濃度和探測器顯示的濃度,如果存在偏差,可根據探測器的使用說明進行參數調整,如靈敏度調節等,使探測器能夠準確測量氣體濃度。
4.多點校準(可選但推薦)
-選擇不同濃度的標準氣體:為了提高探測器在不同濃度范圍內的測量精度,可以選擇多種不同濃度的標準氣體進行多次校準。例如,除了低濃度的標準氣體外,還可以使用中等濃度和高濃度的標準氣體分別進行校準。
-重復上述步驟:針對每種濃度的標準氣體,都按照前面提到的引入氣體、讀取并記錄數據、調整參數等步驟進行操作,從而建立起更校準曲線,提升探測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5.驗證與確認
-再次測試已知濃度的氣體:在完成校準后,再次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氣體對探測器進行測試,檢查其測量結果是否與預期相符。如果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則說明校準成功;否則,需要重新進行檢查和校準。
-記錄校準結果:將每次校準的時間、使用的標準氣體信息、校準過程中的各項數據以及校準結果詳細記錄下來,以便日后查閱和追溯。